新时代首都环境公益诉讼协同研讨会成功举办
来源:
|
作者:北京七曜律师事务所
|
发布时间: 862天前
|
532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2年12月30日,北京市生态法治研究会在海淀区派顿大厦举办了新时代环境公益诉讼协同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市法学会指导,北京市生态法治研究会主办,北京七曜律师事务所、北京市东泽律师事务所协办,研讨会由首都环境专家、科学家、律师等参加。
2022年12月30日,北京市生态法治研究会在海淀区派顿大厦举办了新时代环境公益诉讼协同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市法学会指导,北京市生态法治研究会主办,北京七曜律师事务所、北京市东泽律师事务所协办,研讨会由首都环境专家、科学家、律师等参加。
会议由北京市生态法治研究会会长杨军主持了本次研讨会。杨军会长在议会中首先介绍了与会嘉宾并欢迎大家出席本次研讨会。北京市法学会联络部主任周远清致辞。周主任指出,党的二十大对生态环境提出了硬指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希望我们北京市生态法治研究会围绕首都建设,继续发挥作用,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我们的专业力量。周主任要求,进一步学习贯彻党二十大的精神,理解贯彻执行二十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就环境公益诉讼现状,北京市生态法治研究会会长杨军作了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的现状与发展方向》的发言。杨会长表示,在环境公益诉讼初期,环境公益诉讼存在的最大难题是诉讼主体资格即诉讼权利问题。2014年环境法修订后,确定了社会组织的主体地位及诉讼权利。2014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设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庭,之后全国各地基层、中级、高级法院都相应设置了环境资源审判庭,基本实现了环境资源案件“三合一”审理。目前环境公益诉讼的案件量来看,检察机关是主要提起者,数量要比社会组织提起的多数十倍。会议中杨军还提到预防性公益诉讼也是值得关注的话题。法治日报社法务部原主任胡军益作了关于《社会组织环境公益诉讼面临的挑战与展望》的发言。胡主任分别从社会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趋势及表现特征,社会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难点,社会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展望及建议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发言。胡主任认为社会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制度尚需完善与细化,相应组织在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存在困难、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还不够规范,建议加大对社会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多方力量,共同为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北京七曜律师事务所生态环境部主任、诸葛七律法律服务平台合作律师王文静作了《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环境公益诉讼新发展》的发言。王文静主任结合杨军会长提出的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展开分享,分享了最高院“绿孔雀案”和“五小叶槭保护案”两例指导性案例,是值得关注和学习的预防性公益诉讼案件。王主任还分析检察机关和公益组织在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方面的优劣,以及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公益组织要更多关注“气候变化的案件”,例如在碳排放核查造假领域,探讨公益组织是否有权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王主任认为公益组织要多关注碳排放领域、气候应对变化领域的公益案件,要与检察机关进行错位竞争、差异化竞争,集中力量打出自己的特色。北京七曜律师事务所顾问、诸葛七律法律服务平台合作环境专家王毅博士作了《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环境专家的作用》的发言。王博士认为环境专家在环境公益诉讼的地位很重要,尤其是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环境专家的作用还将进一步扩大。王博士认为环境问题范围越来越广,不仅包括大气、水、土壤、现在还有噪声、气候变化等领域,各行各业都面临环境问题。过去环境专家的作用局限于一些环境案件的特定环节,但在双碳背景下,环境专家参与案件的范围越来越广,而且在环境案件中也需要更加重视环境专家的作用。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院长于文轩就《生态环境损害司法救济体系的优化路径》进行了书面发言,于文轩认为在生态环境损害司法救济体系中,应当重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衔接冲突,应当重视环境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职权配置存在失衡问题,在司法实践中要考虑诉讼性质的论争和适用范围的竞合,要考虑行政权与司法权的重叠错位,要把检察机关公益诉权内容进行廓清。在司法实践中要明确不同诉讼类型的适用位序,采取以权力(利)义务衡量为中心;厘清不同诉讼类型的适用范围,采取以制度功能为依据;构建递进式的司法救济体系,采取以制度协同为目标,优化实现生态环境损害司法救济体系,更好地发挥生态环境司法救济体系的制度合力。北京义派律师事务所公益法律中心执行主任李恩泽律师作了《社会组织如何结合法律法规开展控烟工作》的发言。李律师通过介绍自己办理的控烟公益诉讼案件,展示了律师如何参与环境立法,将控烟目标融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同时,他也对未来如何集中社会资源,推动解决涉及到侵犯公共利益的案件提出了建议,希望与各位专家和律师广泛展开环境公益的合作。、
北京七曜律师事务所主任石慧杰律师就研讨会进行了律师在环境领域行业合作发言。表示七曜律所以后会多多践行社会责任,多多参与公益诉讼的案件办理,实现律师的社会价值。北京市生态法治研究会秘书长、中科院声学所研究员隋富生研究员作了学习二十大精神的发言。隋老师强调要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坚持五大原则、树立四个自信,深入理解党在新时代的中心任务,围绕实现国家第二个一百年目标进行规划、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研讨会在专家发言后,进行了自由讨论,最后会议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
